2014年10月14日

[研究生入門] 論文中「表」的製作

論文中為了讓讀者能夠快速地抓住一些重點,或者是把研究資料整理的一目了然,常常會使用一些圖表作為輔助。

在這裡分享一下我自己是怎麼製作論文當中的表。


首先,要先知道表的正確格式為何。

這裡主要是根據APA6的格式做範例:

要知道正確的格式其實很簡單,只要上網找一些比較大的期刊,或者是以APA為主的期刊,參考其他人的寫法是最快的。

表的架構


表的基本架構其實很簡單

英文的表(Table)長這樣
其中有幾點要注意的
  • Table 不用斜體
  • 表的名稱斜體
  • Note要斜體,後面註解的內容則斜體
  • 統計符號(n, M, SD)斜體


中文的表(Table)長這樣
中文的表除了統計符號之外,表的編號和註解欄位都不需要斜體。

再來看一個更完整的表吧
接著就來依序介紹表中比較重要的幾個基本要素吧!

表的名稱

根據APA的說明,表的名稱有兩個重點:
  • 簡短、清楚、具有說明性
  • 表的基本內容應該可以從「表的名稱」中得知


表中的縮寫

出現在表的標題或主體中的縮寫,需在表的名稱中使用圓括號加以解釋
  • Hit and False-Alarm (FA) Proportions in Experiment 2

若需較長文字解釋的縮寫,可在表的註解中說明
像這樣:

表中的標題

  • 力求簡潔,長度上不可以比直欄裡最寬的條目多出很多的字元



  • 可以針對非學術性的術語、統計符號使用標準的縮寫和符號,而不必加以說明,
    像是「no.」、「%」、「M」、「SD」等。
  • 學術性術語、組別名稱及其他縮寫則需在「表的名稱」或「表的註解」中說明,
    像是


表的直欄標題


  • 直欄中的任何項目在造句法和概念上應該能夠與直欄中的其他項目相比較,且所有項目應該依照直欄標題來描述,如下例,左邊那欄所使用的詞性有形容詞、動詞、名詞,這些詞性是不一致的,最好詞性要能一致。



表的主題

  • 小數位數數目盡可能保持相同
  • 若因為「資料不適用」而無法填滿時,必須讓該細格保持空白
  • 若因為「資料無法取得」或「沒有報導」時,則在細格中劃上破折號(dash; –),且在表的註解中說明使用破折號的原因。
  • 相關係數對角線矩陣亦可以使用破折號

表的註解

註解一共可以分成三類,包括「一般註解」、「特別註解」和「機率註解」

一般註解

  • 用來限定、解釋或提供與「表」相關的資訊,且以縮寫、負號等的解釋作為結束。
  • Note.
  • 例如:「Note. Factor loadings greater then .45 are shown in boldface. M = match process; N = nonmatch process.」

特別註解

  • 與特定的某個直欄、橫列或細格有關。
  • 以上標的小寫字母(例如,a,b,c)作為標示
  • 字母從左上角開始,按水平地由左到右,垂直地由上到下依序編號
  • 例如「an = 25. bThis participant did not complete the trials.」

機率註解

  • 指出如何在「表」中使用「星號」和其他符號來表示「p 值」。
  • 報導2~3位小數位數的精確機率值是適當的(例如,「p = .023」)
  • 為了讓讀者容易理解,亦可使用「p <」的形式,但在本文中討論研究結果時,應使用精確的機率值。
  • 不要使用任何小於「***p < .001」的值,可以用「*p < .05」、「**p < .01」、「***p < .001」
  • 若需要在同一個「表」內辨別「單側考驗」和「雙側考驗」,則可針對「雙側考驗」的p值使用星號,對「單側考驗」的p值使用另一個符號(†)
  • 例如:「*p < .05, two-tailed. **pp < .01, two-tailed. pp < .05, one-tailed. ††p < .01, one-tailed.」

註解的順序


  • 一般註解-->特別註解-->機率註解
  • 註解均寫在表的下方,每一種類型的註解使用新的一行並與表的左邊切齊,同一種類型的註解則不另分行。


表的製作

在來說說我自己是怎麼做的表的。

如果我想要做像這樣的一個表:

首先我要算自己需要幾個欄和列(一開始沒辦法算這麼準,可以之後再增加),這裡簡單算一下大約是10列9欄(欄和欄中間空白的地方也要算進去,所以是6+3欄):

所在就在Word裡左上角「插入」-->「表格」-->「插入表格」


這是建立好的表格

接著,透過「合併表格」這個選項,把一些表格進行合併


 合併後的表格就像這樣子

 同樣的,把標題的名稱也打好然後合併表格

 前面因為我忘了中間要留空白的地方要新增欄位,所以我在這裡新增這三欄要留空白的地方

 接著,依序鍵入變項名稱

 填入數據,最下面註解的地方也要記得合併表格


 重點的一個步驟來了:把框線設為「無框線」

 設為無框線之後其實還是可以看到「虛線」,表示實際上是沒有線的。
(如果你在這裡什麼虛線都沒看到,可以到上方的「版面配置」點選左上方的「檢視格線」)

 接著,再依序畫入我們需要的線條,這裡可以參考上面的表畫線的方式,就可以知道哪些線是要畫的,哪些線可以留白。

 依序畫入所需的線條

 最後,在「版面配置」的地方,點選「檢視格線」,點一下之後應該就看不到剛剛那些虛線了,這時候就大功告成了!可以看看自己畫得結果然後再稍做修改。













2 則留言:

  1. 請問表中的變項通常是要填入量表名稱(e.g., BDI-II),還是要填入變項名稱(e.g.,憂鬱症狀) 呢? 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看到的好像很多都是直接填量表名稱呢!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