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0日

[心理學] 你...自我感覺良好嗎?

文章內容已於2013年3月刊載至科普寫作網路平台〈你...自我感覺良好嗎?〉

----------------------------------

 最近大家常用「自我感覺良好」來批評一些總是覺得自己比別人好,孰不知自己並沒有想像的這麼好的人。但是,你知道其實我們也常自我感覺良好,甚至是需要自我感覺良好嗎? 

自我感覺良好的人通常在遲到的時候會解釋說,是因為交通塞車、因為鬧鐘沒響、因為大家也常遲到所以自己才遲到;但是當他準時赴約的時候,他卻又覺得是因為自己很重視準時,因為自己懂得要提早出門的關係,好像犯錯的時候都和自己無關,做對了都是自己的功勞。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這類自我感覺良好的朋友呢?

你、我都是自我感覺良好的人

試著回想過去你考試成績很好的一次,你覺得得到好成績主要是因為
(1)自己很努力、有天份的關係
(2)題目太簡單、運氣很好的關係

再試著回想過去你考試成績很差的一次,你覺得考不好主要是因為
(1)自己不夠認真、頭腦駑鈍的關係
(2)老師教不好、題目出太難、運氣太差的關係

想好你的答案了嗎?

我們是不是也或多或少都會把成功歸給自己,把失敗歸給他人或外在環境呢?

為了看看是不是多數人都有自我感覺良好的情形,心理學家麥卡利斯特(McAlliste)曾做了一個的實驗。他請參與實驗的每位大學生隨機扮演一個角色,有的人扮演老師的角色,有的則扮演學生,學生和老師兩兩一組,一個老師配一個學生。接著,研究人員拿出一篇有關酒精對胎兒影響的文章先讓老師閱讀,並請老師從中摘要出自己認為的重點做成筆記,然後學生會拿到老師做好的筆記,研究者請學生們熟讀這張筆記,因為等一下會有一個小測驗,考的則是關於這篇文章的內容。
測驗結束一週後,研究者請老師和學生回來看測驗的成績,但大家看到的並不是真正的成績,而是看到研究者編造的假成績,研究者設計讓一半的學生有很好的成績,另一半則得到很差的成績。得知成績後,研究者詢問同一組的老師和學生這兩個問題:「得到這樣的成績,主要是因為學生的關係,還是其他外在情境的關係」、「得到這樣的成績,主要是因為老師的關係,還是其他外在情境導致的」。
實驗的結果相當有趣,麥卡利斯特發現,當學生考高分時,老師傾向認為是因為自己的關係造成的,因為自己能夠精確抓出重點給學生複習,但卻不會想到可能是因為題目簡單或學生很努力這類外在情境因素。相反地,在面對到學生成績不理想時,老師卻傾向於認為是題目出得太難、學生不夠認真這類外在情境導致,而不傾向於認為是給學生的筆記整理得不夠清楚。
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情形也同樣發生在學生身上,當學生考高分時,他們傾向於認為成績好是因為自己努力或聰明的關係,卻不認為是題目出得簡單或老師重點整理得很清楚這類外在情境因素,但當他們成績不理想時,卻反而多認為是老師抓錯重點,題目太難、運氣不好這類的外在情境因素,而不認為是因為自己的關係才導致成績不好。
圖一:倒拇指越多表示自我感覺良好的情況越嚴重,不論是老師或學生都傾向把好的成績認為是因為自己的關係,把不好的成績都認為是他人或外在情境因素導致的。



為了確認這樣的情形不只發生在實驗情境當中,麥卡利斯特寄信給校園中實際的老師和學生,信件的內容就類似上面寫的。詢問老師過去所教學生中成績很好和成績很差的主要原因,詢問學生自己曾考很好和曾考很差的原因,接者問老師和學生之所以會得到這樣成績主要是因為學生/老師自身的關係,還是其他外在情境的關係?結果如同先前實驗的發現,不論是老師或學生都傾向把好的成績認為是因為自己的關係,把不好的成績都認為是他人或外在情境因素導致的。
自我感覺良好似乎是每個人都有的傾向,是與身俱來的,人們習慣性地把成功的事件攬在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造成的,但卻把失敗的事件丟給別人或外在環境,和自己切割得一乾二淨。心理學家們於是把這種習慣性自我感覺良好的情況稱作「自利偏誤(self-serving bias)」。

為什麼你、我都需要自我感覺良好?

自我感覺良好雖然在現實生活中常被當作一種負面的批評,但在這個重視結果好壞與表現優劣的社會中,它其實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如果你每次都很認真的學習,最後卻還是表現不好,若不將原因往外在情境解釋,卻總認為是因為自己不夠聰明的話,你一定會常常感到挫折與沮喪。如果一個棒球投手每次被對方擊出安打時,都認為是自己控球不夠精準,球速不夠快、天分不足、努力不夠,卻不去考慮打者太強、隊友守備沒幫忙、或只是今天運氣不好的話,他很容易就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質疑,信心受到打擊,甚至不敢面對下一場的比賽。

圖二:自我感覺良好的傾向對一個人的情緒調控、自信建立和自尊維持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如果一個棒球投手每次被對方擊出安打時,都認為是自己控球不夠精準,球速不夠快、天分不足、努力不夠,卻不去考慮打者太強、隊友守備沒幫忙、或只是今天運氣不好的話,他很容易就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質疑,信心受到打擊,甚至不敢面對下一場的比賽。
過去的研究也發現,這種好的往自己身上攬,不好的算在別人頭上的傾向,對於一個人情緒的調控和自尊心的維持是相當重要的,憂鬱症的患者往往就是缺乏了這種一般人都存在的自利偏誤,反倒是習慣性地把失敗的事件認為是自己造成的,而把成功的事件解釋為外在事物的幫忙或湊巧運氣好,卻不考慮是因自己的努力才帶來成功的。
所以自我感覺良好的傾向對於一個人情緒的調控、自信心的建立,自尊的維持是相當重要的,它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增加對於未來事件的控制感,也是讓我們減少執著於負面事件的一大能力。

自我感覺:好,不要太好

雖然自我感覺良好有許多正面的效果,但自我感覺太過良好的話,卻同樣會有反效果,自我感覺太過良好會使周遭的人產生反感,被認為是一個不懂反省與改進的人,總是在為自己的錯誤找藉口,並可能活在自己所幻想的理想中,某一天如果赫然發現自己虛構的自我其實不是那麼完美時,往往會對自尊產生更強烈的挫敗與打擊。
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自己維持良好的自我感覺,卻不要太超過呢?多動腦思考就是最好的辦法。自利偏誤是人類一種直覺性地思考模式,而庫魯斯馬克(Krusemark)的研究發現,一個人在面對挫敗時,如果能不照直覺地把錯誤歸咎於別人或外在環境;在面對成功時,也能不照直覺地沾沾自喜認為是自己的貢獻,反而考慮到其他外在因素時,這些人的前額葉腦區會有更明顯的活動,而前額葉和我們的思考、抑制本能反應有關,代表了這些人比起自我感覺良好的一般人花了更多的腦力在判斷事情的成因。

圖三:當一個人做出非自利偏誤的反應,也就是在面對挫敗時,能不照直覺地把錯誤歸咎於別人或外在環境;在面對成功時,能不照直覺沾沾自喜地認為是自己的貢獻時,這些人的前額葉腦區會有更明顯的活動,表示這些人比起自我感覺良好的一般人花了更多的腦力在判斷事情的成因(圖片來源:Krusemark, Campbell & Clementz, B. A., 2008)。

因此,我們要自我感覺好但不要太好,要避免自我感覺太好就是要多用腦去思考導致結果產生的原因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對於成功的事情,我們要多花腦力去想除了自己努力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人的幫忙或運氣好等外在情境的解釋;對於失敗的事情,除了直覺上歸咎於他人與環境外,也要多動腦去想想自己有沒有努力付出,自己還有沒有進步與改正的空間。如此,將是維持自我感覺良好,但又不過分好的最好辦法。

參考資料 (Reference):

Gerrig, R. J. & Zimbardo P. G. (2010). Chapter 16: Social Psychology. In Psychology and Life 19th edition. Boston : Allyn & Bacon

Krusemark, E. A., Campbell, W. K., & Clementz, B. A. (2008). Attributions, deception, and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elf-serving bias. Psychophysiology, 45(4), 511-515.

McAllister, H. A. (1996). Self-serving bias in the classroom: Who shows it? Who knows i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8(1), 123-131.

0 意見:

張貼留言